美国嘴上喊着“支持乌克兰”,但每次军援都像挤牙膏。 最近特朗普政府突然暂停援助,结果不到48小时又反悔。 这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 数据显示,美国给乌克兰的军火已超1000亿美元,但90%的钱其实进了自家军火商的腰包。 更魔幻的是,俄罗斯每摧毁一辆乌克兰坦克,雷神公司股价就涨一波——过去三年美国军火商股价狂飙217%,直接创造了50万个就业岗位。 欧洲盟友也被绑上战车:德国被迫把军费提到GDP的3.5%,相当于每天烧掉15亿人民币。 而乌克兰地下2.3万亿美元的锂矿和稀土,早就被美国公司签了秘密开采协议。 这场战争,早就不只是枪炮的较量了。
美国对乌克兰的军援从来不是做慈善。 截至2025年3月,五角大楼公开的账本显示,已有1134亿美元装备运往乌克兰,包括31套“海马斯”火箭炮、400辆M1坦克和230万发炮弹。 但北约内部文件泄露显示,这些武器刚到波兰边境,就有15%被转手卖到黑市,中东武装分子手上的美制“标枪”导弹,追查序列号居然来自援乌清单。
军火商才是最大赢家。 洛克希德·马丁的财报显示,2024年其导弹部门收入暴涨89%,CEO詹姆斯·泰克莱特公开承认:“乌克兰战场是我们的新试验场”。更赤裸的是,美国国会去年通过的《租借法案》里藏着特殊条款——所有援乌武器必须从美国本土采购,连一颗螺丝钉都不准买欧洲货。
欧洲国家被迫掏钱填坑。 德国2025年军费飙升至1560亿欧元,比三年前翻了一倍,但自家兵工厂开足马力也只能生产30%的弹药需求。 法国被迫重启封存了20年的火药厂,结果刚投产就发生爆炸,导致7名工人死亡。 波兰更惨,为凑齐给乌克兰的200辆T-72坦克,只能把自家装甲部队的老古董拉出来充数。
乌克兰的土地和资源早被盯上。 美国商务部2024年签署的《关键矿产合作协议》曝光,规定乌克兰战后需将顿巴斯地区锂矿开采权的49%交给雅宝公司。 另一份被黑客泄露的合同显示,嘉吉、ADM等粮企用3.2亿美元就拿下乌东黑土地30年租约,而这片区域正常市场价超过900亿美元。
情报支援比武器更致命。 马斯克的星链在乌克兰前线每天传输7TB作战数据,俄军将领的定位误差不超过20米。 美国国家地理空间情报局(NGA)的卫星照片显示,俄军38%的装甲车损失发生在接到电子干扰指令后的15分钟内。 但乌军指挥官抱怨,他们拿到的情报经常延迟,因为五角大楼要先过滤掉“敏感内容”。
俄罗斯的消耗远超预期。 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系测算,俄军每天在前线的直接开支超过3亿美元,还不算被西方冻结的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。 更狠的是,美国故意控制军援节奏——每当俄军快要突破防线时,就突然加码提供远程火箭炮,逼着俄罗斯把家底坦克T-90M填进战场,而这些坦克的红外特征立刻被美军雷达记录分析。
北约内部裂痕正在扩大。 2025年4月美国暂停军援的10天里,波兰军队被曝出在边境偷埋地雷防止乌克兰难民涌入。 西班牙拒绝接收受伤乌军,理由是“医院床位要先留给本国老人”。 最打脸的是,法国偷偷用第三方公司向俄罗斯倒卖机床,被德国《明镜周刊》拍到交易现场,气得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大骂“某些国家赚战争财”。
美国民众开始算账了。 俄亥俄州的汽车工人发现,当地武器工厂三班倒生产炮弹,但社区医院却因为缺钱关闭了产科。加州教师协会统计,过去三年教育经费被砍了120亿美元,而同期给乌克兰的“标枪”导弹开支正好也是这个数。 共和党议员甚至在国会直播撕毁拨款文件:“凭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为泽连斯基还债? ”
这场博弈没有赢家。 乌克兰前线士兵每人每天只能领到两罐过期牛肉罐头,而美国军火商高管们在夏威夷开着2亿美元游艇庆祝股价新高。 俄罗斯用60年前的T-62坦克对抗美制M1A2,结果就是哈尔科夫郊外的麦田里,每平方米土壤能扫出17块弹片。 当德国记者问北约秘书长“还要死多少人才够”,得到的回答是:“直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。 ”
